古代,人们在挖掘水井之后,采用了“渫”、“甃”、“幕”三种措施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力求保持水源的纯净。
“渫”、“甃”、“幕”分别意味着定期清理污泥、优化井建造技术以及为供水井加装盖子。
因此,人们曾一度认为,古代人们仅依靠这些方法,勉强获得相对可饮用和使用的净水。
然而,实际上,古代防治水质污染的手段远不止这两种。
净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朝。
根据《汉书·郊祀志》的记载,汉武帝曾建造高达20丈(约合70米)的承露盘,用以收集天地之间的甘露,再与玉屑一同饮用。
露水本身干净无污染,玉屑则传说具有微量元素的成分。
然而,这种饮用方式的实际营养价值是否与现代自来水相当,却无从得知。
进入唐代,人们便不再使用珍贵的露水,而是发明了一种名为“漉水囊”的器具,具备现代过滤的功能。
据悉,漉水囊的外壳采用生铜铸造,铜离子具有杀菌作用,容器能净化水质。
因此,使用漉水囊生产的净水,在当时应是相当干净的。
然而,由于铜器并非普通百姓能够使用,这种净水方式也无法得到广泛推广。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就对井水分三六九等,“井泉水”有这样的观点:
“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
对于水质较差的井水,最简单的处理方法便是将水烧开,待冷却后,杂质便会自然沉淀。
虽然现代人认为这种方法过于简单,但在古人看来,烧开水是他们获取纯净水最简单且最经济的方式。
这一方法是经过古人长时间的实践探索,不断发现并确立的。
如果用水量过大,“烧煮法”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同时还会浪费柴草燃料,增加成本。
那么,古人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
据明朝《茶疏》记载的,“舟人以法澄之,饮而甘之。”
据推测,这种方法可能源于明末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所记载的:
“寻常定水,矾、赤豆、杏仁、雄黄、石膏皆可。”
这里的“定水”,指的是制作纯净水,以确保水质干净卫生。
该项内容还纳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外国人也对此有所记载。
一名西班牙教士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在我国亲眼目睹的一项神奇发明:
利用明矾将黄河水变为清澈的技术。
他不禁感慨道:
“这是大自然的秘密,却是当时西方所未能知晓的。”
1982年,在浙江嘉善新港,发现一口四百多年前的水井,井底垫有一层厚10厘米的河蚬贝壳,河蚬壳层上竖立木质井筒。
这是我国最早用来过滤、净化井水的净水装置。
上述内容来自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如有sbobet利记的版权问题,请联系净水器无忧留言48小时内进行处理。
发表评论